用药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用药查询

【药品名称】

名称:利拉鲁肽注射液
通用名:利拉鲁肽注射液
英文名: liraglutide injection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最大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规格】

18mg 3mLx1支/盒

【外观描述】

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等渗液体

【用法用量】

用量:利拉鲁肽的起始剂量为每天0.6mg。至少1周后,剂量应增加至1.2mg。预计一些患者在将剂量从1.2mg增加至1.8mg时可以获益,根据临床应答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降糖效果,在至少一周后可将剂量増加至1.8mg。推荐每日剂量不超过1.8mg。本品可用于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而无需改变二甲双胍的剂量。本品可用于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当本品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当考虑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见【注意事项】)。调整本品的剂量时,无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然而,当本品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而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时,可能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特殊人群:肾功能损害: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要逬行剂量调整。在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目前不推荐本品用于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内的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肝功能损害: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轻、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用法:本品每日注射一次,可在任意时间注射,无需根据进餐时间给药。本品经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者上臂。在改变注射部位和时间时无需进行剂量调整。然而,推荐本品于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应该选择每天最为方便的时间。更多有关给药的指导参见使用及其他操作的注意事项。本品不可静脉或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

在5项大规模的长期临床试验中,己有超过2500例患者接受了本品单药治疗或本品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加或不加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加罗格列酮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定义如下: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 <1/10);少见不良反应(≧1/1,000, <1/100),罕见不良反应 (≧1/10,000,<1/1,000);非常罕见不良反应(<1/10,000);不详(根据现有的数据无法评价)。在每个频率分组中,不良反应都是按照严重性降低的顺序列出。临床试验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恶心和腹泻非常常见, 呕吐、便秘、腹痛和消化不良常见。在本品治疗的开始阶段,这些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可能更高。上述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持续数天或数周内减轻。表1列出了本品长期Ⅲ期对照临床研究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和(上市后)自发报告的不良反应。对于在长期Ⅲ期临床研究中确定的不良反应,如果其发生率>5%,且其在本品治疗组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在对照组中 的发生率,则将其列入表中。该表中还包含了发生率≧1%、且在本品治疗组患者中的发生率大于其在对照组中发生率的2倍的不良反应。对于相关的(上市后)自发报告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基于这些不良反应在Ⅲ期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进行计算的。见【注意事项】在一项本品单药治疗的临床试验中,本品治疗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活性对照组(格列美脲)。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胃肠道疾病以及感染与侵然。低血糖:临床研究中大部分确认的低血糖事件均为轻度。未在本品单药治疗的研究中观察到重度低血糖事件。重度低血糖比较罕见,主要发生在本品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0.02事件/患者年)。本品与磺脲类药物之外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合用时所观察到的低血糖事件非常少(0.001事件/患者年)。胃肠道不良反应:大部分恶心均为轻至中度,呈一过性,且很少会导致治疗停止。在本品单药治疗的临床试验中,本品两个剂量组中的患者在开始治疗的前几周报告的恶心的发生率(14%)比格列美脲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3%)高。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治疗16周后,利拉鲁肽组和格列美脲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相似。70岁以上患者接受本品治疗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胃肠道反应。轻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60-90ml/min)的患者接受本品治疗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胃肠道反应。退出:在长期(26周或更长)对照试验中,本品治疗组患者中由于不良反应导致的退出率为7.8%,而在对照组患者中为3.4%。本品治疗组中最常见的导致退出的不良反应为恶心(2.8%)和呕吐(1.5%)。 免疫原性:与其他含蛋白质或肽类的药物可能具有免疫原性相一致,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之后可能会产生抗利拉鲁肽抗体。平均有8.6%的患者会产生抗体。抗体形成不会导致本品疗效的降低。胰腺炎:在本品中、长期临床试验期间己经报告了少数(<0.2%)急性胰腺炎病例。在本品上市后使用中也报告了胰腺炎病例。本品与胰腺炎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甲状腺事件:在所有中、长期临床试验中,全部利拉鲁肽、安慰剂和全部对照药组中甲状腺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33.5、30.0和21.7事件/1000患者年;而严重甲状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5.4、2.1和1.2事件/1000患者年。甲状腺肿瘤、血降钙素浓度升高以及甲状腺肿是最常报告的甲状腺不良事件。利拉鲁肽治疗组每1000受试者年的上述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8、10.9及5.4,相比之下,这一比率在安慰剂治疗组分别为每1000受试者年6.4、10.7及2.1,在对照药组分别为每1000受试者年2.4、6.0及1.8。过敏反应:在本品上市后使用中,已经报告了包括荨麻疹、皮疹和瘙痒在内的过敏反应。在本品上市后使用中,己经报告了少数伴随其他症状(如低血压、心悸、呼吸困难和水肿)的过敏反应。

【禁忌症】

以下患者禁用:对本品活性成份或者本品中任何其他辅料过敏者。

【注意事项】

本品不得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品并非胰岛素替代物。本品不得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MTC)既往史或家族史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MEN 2)。本品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Ⅰ-Ⅱ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尚无在NYHA分级Ⅲ-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经验。在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这些患者。本品治疗过程中会伴随有一过性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己经发现使用其他GLP-1类似物与发生胰腺炎风险相关。己有少数急性胰腺炎的报道。应当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症状:持续、严重的腹痛。如果怀疑发生了胰腺炎,应该停用本品和其他潜在的可疑药物。 一些临床试验已经报告了包括血降钙素升高、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在内的甲状腺不良事件,尤其是在之前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中 (见【不良反应】)。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己经报告了包括肾损害和急性肾衰竭在内的脱水的体征和症状。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应告知其治疗期间有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关性脱水的潜在风险,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体液耗竭。接受本品联合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可能增加 (见【不良反应】)。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可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尚未研究本品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应告知患者在驾驶和操作机械时预防低血糖发生,特别是当本品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使用和其他操作的特别注意事项本品仅在呈无色澄明时才可使用。本品不得在冷冻后使用。本品应与长至8 mm以及细至32G的诺和针® 配合使用。本品不包含注射针头。

【孕妇及哺乳期用药】

妊娠:目前尚无本品用于妊娠妇女的充分数据。动物研究已经表明本品具有生殖毒性(见临床前安全性数据)。本品对人类的潜在风险尚不清楚。本品不得在妊娠期间使用,此时推荐使用胰岛素。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计划怀孕或已经怀孕,应停止本品治疗。哺乳:利拉鲁肽是否在人乳中分泌,尚不清楚。动物研究已经表明,利拉鲁肽及其结构上紧密相关的代谢产物在乳汁中出现的比例很低。由于缺少相关经验,本品不得在哺乳期内使用。

【妊娠等级】

【老年人用药】

根据一项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对患者(18 至 80 岁)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数据分析的结果,年龄不会对利拉鲁肽的药代动力学产生与临床相关的影响。因此,不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剂量调整。在年龄≧75 岁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

【储存条件】

冷藏于2-8℃冰箱中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60037
妇产科/母婴康复
Oynecology&Obstertrics Dept/VI...
心血管内科
Cardiovascular Dept
血液病科
Blood Disease Dept
总机电话:
0769-33335678
医院地址:
东莞市东城区东城街道台心路1号
预约挂号/报告查询
投诉意见